液相色谱仪属于高精度、比较贵重的分析测量仪器。它的更新速度较快,要求检验人员掌握较高的专业操作技术,因此在检验中要认真仔细,多加思考,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在工作中边检边学,逐步提高检验水平,提供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在日常使用中必须由专业技术人员严格按照相关的操作规程来使用,以免不正规的操作造成检验结果失准或者仪器损坏。
液相色谱仪启动前的检查
 
1、流动相的制备要与装置相适应
 
流动相必须经过过滤再送液泵内。为了防止杂质和颗粒进入流路,要装有0.45um的吸滤器,否则会导致流路污染,使仪器工作不正常。
 
(1)流动相恢复到室温后使用:流动相温度与室温相差时容易产生气泡,导致仪器基线很难稳定,特别是发生漂移后,一定要使流动相恢复到室温后再使用。
 
(2)流动相务必进行脱气:使用液相色谱仪时遇到的麻烦就是流动相产生气泡这会引起泵输液不畅和检测器产生噪声和漂移。
 
(3)检查溶剂瓶内吸滤器是否堵塞:溶剂的质量或微生物的生长会堵塞吸滤器,从而影响液相色谱系统的正常运行。
有效防止液相色谱仪吸滤器堵塞的方法:①若需使用含盐的流动相,使用前务必过滤;②流动相若为蒸馏水或含盐的缓冲液,建议现用现配;③尽量避免溶剂瓶在阳光下暴晒。
液相色谱仪吸滤器堵塞后的处理方法:①取下吸滤器滤头,放在(1:4,v/v)硝酸溶液烧杯中超声清洗15min;②取出后用蒸馏水超声清洗10min;③用吸耳球吹出过滤头中的液体;④再换蒸馏水超声清洗10min;⑤用吸耳球吹出过滤头中的水分:将吸滤器滤头重新放入溶剂瓶中(正相系统注意将吸滤器滤头烘干再使用)。
 
(4)更换流动相时应注意的事项:
 
①更换有互溶性的流动相时:a.将吸滤器部分放入准备更换流动相的烧杯中边震动边清洗,更换烧杯中的流动相直至清洗干净;b.打开排液阀,按清洗键清洗泵中的流动相;c.然后将吸滤器部分再放入流动相瓶内,关闭排液阀,在较短时间内清洗流路;d.最后连接柱和检测器,清洗整个分析流路。
 
②更换无互溶性的流动相时:准备与新旧流动相具有互溶性的中间清洗液。首先换成中间清洗液,然后再把中间清洗液换成新的流动相。每次更换顺序都要遵循前述的a-d的顺序。
 
③更换缓冲液的流动相时:在新旧流动相的任一方或双方使用缓冲液时,准备蒸馏水做中间清洗液。首先用蒸馏水置换整个流路,然后更换成新的流动相,防止缓冲液中的盐析出。
 
2、输液泵的检查
 
(1)如果液相色谱仪进液管内不进液,使用注射器吸液:发现进液管内不进液或有大气泡时,打开排液阀,用注射器从排液管中吸液;若空气量太大,有时用泵的清洗功能也无法彻底清除空气。
 
(2)通常在液相色谱仪输液前进行流动相的清洗:例如,停机夜间的温度与白天相差大时,或几天未开机时,有时在泵头内会产生气泡,如果不清除就输液,会由于气泡不能脱出而造成输液不畅。因此,需进行5min的清洗,以便排出气泡。
 
3、六通阀的检查
 
(1)样品溶液进样前必须用0.45um滤膜过滤,以减少微粒对进样阀的磨损。
(2)转动阀芯时不能太慢,更不能停留在中间位置,否则流动相受阻,会使泵内压力剧增,甚至超过泵的最大压力,再转到进样位时,过高的压力将使柱头损坏。
(3)为防止缓冲盐和样品残留在进样阀中,每次分析结束后应冲洗进样阀,通常可用水冲洗,或先用能溶解样品的溶剂冲洗,再用水冲洗。
 
4、自动进样器的检查
 
(1)确认清洗液:自动迸样器的清洗液,请使用与流动相相同的液体,但是含盐分时必须清除盐分。另外,清洗液在六通阀内与流动相接通,这时须注意盐分不要析出(盐的析出是造成堵塞的原因)。
 
(2)清洗液脱气:自动进样器的清洗液,也是封入在样品计量部分的溶剂,其在连续运转时会产生气泡导致误差,必须使用脱气装置进行脱气。
 
(3)必须净化清洗液:例如,停机夜间的室温与白天相差较大时,或几天未开机时,清洗液的流路中会产生气泡,如不除去气泡就进行分析,进样量会产生偏差,因此,在等待基线稳定的时间内,应进行清洗,排出气泡。用吸液器从排液器彻底吸引(启动注水)后,关闭排液,进行清洗。
 
液相色谱仪是分离分析技术的核心,对我国食品检验的工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要加大对液相色谱仪使用和注意事项的重视,保证食品的质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