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打破国产仪器不如进口仪器这一偏见,摘掉国产仪器便宜但可靠性仍有待加强的帽子,我国仪器厂家加强科技创新,正向着高精方向发展。
 
国产仪器在采购中的“境遇
 
近年来,我国对科研领域的投入不断增加,国产仪器的优秀成果不断涌现。但长期以来,国产仪器与进口仪器之间一直处于贸易逆差状态,国产仪器在各种采购中屡遭“歧视”,采购用户心中的那杆称仍然偏向进口品牌。
 
一些科研单位购买仪器时,只买进口,即使价格比国产仪器贵上十多倍也无所谓。因此有人调侃,“科研经费一拨,大部分钱都跑到国外仪器厂商手里了,拉动内需其实都拉动的是别国的经济”。
 
据了解,在检测仪器领域,岛津、安捷伦等外资企业长期占领我国市场。即使功能、参数几乎相同的实验室检测仪器,进口价格相较国产的高出近50%,但仍成为客户首选。
 
国产仪器为何屡遭“排挤”?
 
长期以来,我国仪器研制与应用存在不匹配的现状。一台仪器在实际工作中的灵敏度、精确度、稳定性,都是用户在够买仪器时关心的问题。这些数据也真实的反映在仪器被市场接受的程度之中。
 
“我们很想买国产仪器,价格上肯定合算些,但根据我们的经验,国产仪器使用一段时间后很容易出问题。所以宁可多花一点钱买进口仪器。”某研究所科研人员在采访时表示。这恐怕也是我国许多仪器用户的共同感受。
 
因此,在一些单位的仪器采购中经常能够看到只要进口不要国产的情况。
 
近日,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预算2020.0万元采购多功能全自动固相萃取仪、加速溶剂萃取仪、稳定同位素比质谱仪等12台/套仪器设备,除多功能全自动固相萃取仪这台/套仪器无备注外,其余均备注接受进口。足可见,国产仪器在各类采购中所处的“尴尬”境地。
 
为国产仪器“正名”迫在眉睫
 
“科研人员不敢浪费自己的金钱和时间,国产仪器再便宜,我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评价你。”某单位的研究人员表示。因此,打一场为国产仪器的“正名战”迫在眉睫。
 
2013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联合共建首都科技条件平台检测与认证领域中心,开展国产仪器设备验证评价工作。
 
国产仪器验评与推广工作旨在促进国产仪器成果转化、助推国产仪器快速良性发展、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国产仪器产品和服务品质提升,让更多国内外用户选择中国制造、中国服务。
 
截至2018年,验评项目已为累计四批42家企业的49款产品提供验评服务,发布标准29个,获得专利172项,验评企业的销售额共计增长260%。历经5年的探索实践,验评项目闯出了一条独特的国产科学仪器供给侧改革之路。
 
2020年3月31日,2020年度北京市科委第一季度项目(课题)立项项目公开清单正式公布,共有42项科研课题(项目)获批立项,市财政总拨款经费高达1.378亿元。其中首都科技条件平台(科研)的五大仪器验评与推广课题获批立项,项目总拨款金额达1200万元。
 
北京市科委条财处处长陈云波说:“真正经过验评的产品,不仅可以走向市场,打败或者替代进口产品,也让用户得到好处,比如成本降低;而用户提供的使用体验,又来支撑仪器研发者、生产厂商改进仪器设备,从而用户能使用仪器设备去做更多的应用。”
 
此次北京市科委一次性新立项4项国产仪器验评与推广课题,推动国产仪器从创新成果走向市场的“最后一公里”,实现国产仪器由“创新端”向“市场端”的拓展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酒香不怕巷子深”,通过这些项目,优质的国产仪器厂商将再迎自证与发展的良机。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科学仪器常被称为现代科学技术的“眼睛”,科学仪器的自我装备水平是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很多时候,国产仪器已经比肩进口仪器,未来,相信在仪器厂家的不断努力下,国产仪器终能迎来破晓,取得科研人员的信任。